大乘涅槃部-第110部 南本大般涅槃经 三十六卷
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三
宋代沙門慧嚴等依泥洹經加之
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之五
復次,善男子!云何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具足成就第七功德?善男子!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,作是思惟:何法能為大般涅槃而作近因?菩薩即知有四種法為大涅槃而作近因。若言:勤修一切苦行是大涅槃近因緣。者,是義不然。所以者何?若離四法得涅槃者,無有是處。
何等為四?一者、親近善友,二者、專心聽法,三者、繫念思惟,四者、如法修行。
善男子!譬如有人身遇眾病——若熱、若冷、虛勞、下瘧、眾邪、鬼毒——到良醫所,良醫即為隨病說藥。是人至心善受醫教,隨教合藥,如法服之。服已病愈,身得安樂。有病之人,譬諸菩薩;大良醫者,譬善知識;良醫所說,譬方等經;善受醫教,譬善思惟方等經義;隨教合藥,譬如法修行三十七助道之法;病除愈者,譬滅煩惱;得安樂者,喻得涅槃,常、樂、我、淨。
善男子!譬如有王欲如法治,令民安樂,諮諸智臣其法云何?諸臣即以先王舊法而為說之。王既聞已,至心信行,如法治國,無諸怨敵,是故令民安樂無患。善男子!王者,譬諸菩薩;諸智臣者,譬善知識;智臣為王所說治法,譬十二部經;王既聞已,至心信行,譬諸菩薩繫心思惟十二部經所有深義;如法治國,譬諸菩薩如法修行——所謂六波羅蜜——以能修習六波羅蜜故,無諸怨敵,譬諸菩薩已離諸結、煩惱惡賊;得安樂者,譬諸菩薩得大涅槃,常、樂、我、淨。
善男子!譬如有人遇惡癩病,有善知識而語之言:汝若能到須彌山邊,病可得差。所以者何?彼有良藥,味如甘露,若能服者,病無不愈。其人至心信是事已,即往彼山採服甘露,其病除愈,身得安樂。惡癩病者,譬諸凡夫;善知識者,譬諸菩薩摩訶薩等;至心信受,譬四無量心;須彌山者,譬八聖道;甘露味者,譬於佛性;癩病除愈,譬滅煩惱;得安樂者,譬得涅槃,常、樂、我、淨。
善男子!譬如有人畜諸弟子聰明大智,是人晝夜常教不惓。諸菩薩等亦復如是,一切眾生——有信、不信——而常教化,無有疲厭。
善男子!善知識者,所謂佛、菩薩、辟支佛、聲聞、人中信方等者。何故名為善知識耶?善知識者,能教眾生遠離十惡、修行十善。以是義故,名善知識。
復次,善知識者,如法而說,如說而行。云何名為如法而說,如說而行?自不殺生,教人不殺,乃至自行正見,教人正見。若能如是,則得名為真善知識。自修菩提,亦能教人修行菩提。以是義故,名善知識。自能修行信、戒、布施、多聞、智慧,亦能教人信、戒、布施、多聞、智慧。復以是義,名善知識。
善知識者,有善法故。何等善法?所作之事不求自樂,常為眾生而求安樂;見他有過不說其短,口常宣說純善之事。以是義故,名善知識。
善男子!如空中月,從初一日至十五日漸漸增長。善知識者亦復如是,令諸學人漸遠惡法、增長善法。
善男子!若有親近善知識者,本未有戒、定、慧、解脫、解脫知見即便有之,未具足者則得增廣。何以故?以其親近善知識故。因是親近,復得了達十二部經甚深之義。若能聽是十二部經甚深義者,名為聽法。
聽法者則是大乘方等經典,聽方等經名真聽法,真聽法者即是聽受《大涅槃經》。《大涅槃》中聞有佛性、如來畢竟不般涅槃,是故名為專心聽法。
專心聽法名八聖道,以八聖道能斷貪欲、瞋恚、愚癡,故名聽法。
夫聽法者名十一空,以此諸空於一切法不作相貌。
夫聽法者,名初發心乃至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以因初心得大涅槃、不以聞故得大涅槃、以修習故得大涅槃。
善男子!譬如病人,雖聞醫教及藥名字不能愈病,要以服故乃得除差。雖聽十二深因緣法不能斷滅一切煩惱,要以繫念善思惟故能得除斷,是名第三繫念思惟。
復以何義名繫念思惟?所謂三三昧:空三昧、無相三昧、無作三昧。空者,於二十五有不見一實;無作者,於二十五有不作願求;無相者,無有十相,所謂色相、聲相、香相、味相、觸相、生相、住相、滅相、男相、女相。修習如是三三昧者,是名菩薩繫念思惟。
云何名為如法修行?如法修行即是修行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,知陰、入、界真實之相,亦知聲聞、緣覺、諸佛同於一道而般涅槃。法者,即是常、樂、我、淨,不生、不老、不病、不死,不飢、不渴,不苦、不惱,不退、不沒。善男子!解《大涅槃》甚深義者,則知諸佛終不畢竟入於涅槃。
善男子!第一真實善知識者,所謂菩薩、諸佛世尊。何以故?常以三種善調御故。何等為三?一者、畢竟軟語,二者、畢竟呵責,三者、軟語呵責。以是義故,菩薩、諸佛即是真實善知識也。
復次,善男子!佛及菩薩為大醫,故名善知識。何以故?知病、知藥,應病授藥,故譬如良醫。善八種術,先觀病相。相有三種。何等為三?謂風、熱、水。有風病者,授之酥油;熱病之人授之石蜜;水病之人授之薑湯。以知病根,授藥得差,故名良醫。佛及菩薩亦復如是,知諸凡夫病有三種:一者、貪欲,二者、瞋恚,三者、愚癡。貪欲病者,教觀骨相;瞋恚病者,觀慈悲相;愚癡病者,觀十二緣相。以是義故,諸佛、菩薩名善知識。
善男子!譬如船師,善渡人故,名大船師。諸佛、菩薩亦復如是,度諸眾生生死大海。以是義故,名善知識。
復次,善男子!因佛、菩薩令諸眾生具足修得善法根故。
善男子!譬如雪山乃是種種微妙上藥根本之處。佛及菩薩亦復如是,悉是一切善根本處。以是義故,名善知識。
善男子!雪山之中有上香藥名曰娑呵,有人見之得壽無量、無有病苦,雖有四毒不能中傷;若有觸者,增長壽命滿百二十;若有念者,得宿命智。何以故?藥勢力故。諸佛、菩薩亦復如是,若有見者,即得斷除一切煩惱,雖有四魔不能干亂;若有觸者,命不可夭,不生、不死,不退、不沒——所謂觸者,若在佛邊聽受妙法——若有念者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以是義故,諸佛、菩薩名善知識。
善男子!如香山中有阿耨達池,由是池故,有四大河,所謂恒河、辛頭、私陀、博叉。世間眾生常作是言:若有罪者,浴此四河,眾罪得滅。當知此言虛妄不實。除此已往,何等為實?諸佛、菩薩是乃為實。所以者何?若人親近,則得滅除一切眾罪。以是義故,名善知識。
復次,善男子!譬如大地,所有藥木、一切叢林、百穀、甘蔗、花菓之屬,值天炎旱將欲枯死,難陀龍王及婆難陀憐愍眾生,從大海出降澍甘雨,一切叢林、百穀、草木滋潤還生。一切眾生亦復如是,所有善根將欲消滅,諸佛、菩薩生大慈悲,從智慧海降甘露雨,令諸眾生具足,還得十善之法。以是義故,諸佛、菩薩名善知識。
善男子!譬如良醫善八種術,見諸病人,不觀種姓、端正、醜陋、錢財、寶貨,悉為治之,是故世稱為大良醫。諸佛、菩薩亦復如是,見諸眾生有煩惱病,不觀種姓、端正、醜陋、錢財、寶貨,生慈愍心,悉為說法。眾生聞已,煩惱病除。以是義故,諸佛、菩薩名善知識。以是親近善友因緣則得近於大般涅槃。
云何菩薩聽法因緣而得近於大般涅槃?一切眾生以聽法故則具信根,得信根故,樂行布施、戒、忍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,得須陀洹果乃至佛果。是故當知:得諸善法皆是聽法因緣勢力。
善男子!譬如長者唯有一子,遣至他國市易所須,示其道路通塞之處,而復誡之:若遇婬女,慎莫親愛。若親愛者,喪身殞命及以財寶。弊惡之人亦莫交遊。其子敬順父之教勅,身心安隱,多獲寶貨。菩薩摩訶薩為諸眾生敷演法要亦復如是,示諸眾生及四部眾諸道通塞。是諸眾等以聞法故,遠離諸惡,具足善法。以是義故,聽法因緣則得近於大般涅槃。
善男子!譬如明鏡,照人面像無不明了。聽法明鏡亦復如是,有人照之則見善惡,明了無翳。以是義故,聽法因緣則得近於大般涅槃。
善男子!譬如商人欲至寶渚,不知道路。有人示之,其人隨語即至寶渚,多獲諸珍不可稱計。一切眾生亦復如是,欲至善處採取道寶,不知其路通塞之相。菩薩示之,眾生隨已,得至善處獲得無上大涅槃寶。以是義故,聽法因緣則得近於大般涅槃。
善男子!譬如醉象,狂逸暴惡,多欲殺害。有調象師以大鐵鉤鉤斵其頂,即時調順,惡心都盡。一切眾生亦復如是,貪欲、瞋恚、愚癡醉故,欲多造惡。諸菩薩等以聞法鉤斵之令住,更不得起造諸惡心。以是義故,聽法因緣則得近於大般涅槃。
是故,我於處處經中說我弟子專心聽受十二部經則離五蓋、修七覺分。以是修習七覺分故,則得近於大般涅槃。
以聽法故,須陀洹人離諸恐怖。所以者何?須達長者身遭重病,心大愁怖,聞舍利弗說須陀洹有四功德、十種慰喻,聞是事已,恐怖即除。以是義故,聽法因緣則得近於大般涅槃。何以故?開法眼故。世有三人:一者、無目,二者、一目,三者、二目。言無目者,常不聞法;一目之人,雖暫聞法,其心不住;二目之人專心聽受,如聞而行。以聽法故,得知世間如是三人。以是義故,聽法因緣則得近於大般涅槃。
善男子!如我昔於拘尸那城,時舍利弗身遇病苦。我時顧命阿難比丘廣為說法。時舍利弗聞是事已,告四弟子:汝舉我床往至佛所,我欲聽法。時四弟子奉命舁往。既得聞法,聞法力故,所苦除差,身得安隱。以是義故,聽法因緣則得近於大般涅槃。
云何菩薩思惟因緣而得近於大般涅槃?因是思惟,心得解脫。何以故?一切眾生常為五欲之所繫縛,以思惟故,悉得解脫。以是義故,思惟因緣則得近於大般涅槃。
復次,善男子!一切眾生常為常、樂、我、淨四法之所顛倒。以思惟故,得見諸法無常、無樂、無我、無淨。如是見已,四倒即斷。以是義故,思惟因緣則得近於大般涅槃。
復次,善男子!一切諸法有四種相。何等為四?一者、生相,二者、老相,三者、病相,四者、滅相。以是四相,能令一切凡夫眾生至須陀洹生大苦惱。若能繫念善思惟者,雖遇此四,不生眾苦。以是義故,思惟因緣則得近於大般涅槃。
復次,善男子!一切善法無不因是思惟而得。何以故?有人雖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專心聽法,若不思惟,終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以是義故,思惟因緣則得近於大般涅槃。
復次,善男子!若有眾生信佛、法、僧無有變易而生恭敬,當知皆是繫念思惟因緣力故,因得斷除一切煩惱。以是義故,思惟因緣則得近於大般涅槃。
云何菩薩如法修行?善男子!斷諸惡法,修習善法,是名菩薩如法修行。
復次,云何如法修行?見一切法空無所有,無常、無樂、無我、無淨。以是見故,寧捨身命不犯禁戒,是名菩薩如法修行。
復次,云何如法修行?修有二種:一者、真實,二者、不實。不實者,不知涅槃、佛性、如來、法、僧實相、虛空等相,是名不實。云何真實?能知涅槃、佛性、如來、法、僧實相、虛空等相,是名真實。云何名為知涅槃相?涅槃之相凡有八事。何等為八?一者、盡,二、善性,三、實,四、真,五、常,六、樂,七、我,八、淨,是名涅槃。復有八事。何等為八?一者、解脫,二者、善性,三者、不實,四者、不真,五者、無常,六者、無樂,七者、無我,八者、無淨。復有六相:一者、解脫,二者、善性,三者、不實,四者、不真,五者、安樂,六者、清淨。若有眾生依世俗道斷煩惱者,如是涅槃則有八事解脫不實。何以故?以不常故。以無常故,則無有實;無有實故,則無有真。雖斷煩惱,以還起故,無常、無我、無樂、無淨。是名涅槃解脫八事。
云何六相?聲聞、緣覺斷煩惱故,名為解脫;而未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,名為不實;以不實故,名為不真;未來之世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故名無常;以得無漏八聖道故,名為淨樂。
善男子!若如是知,是知涅槃,不名佛性、如來、法、僧實相、虛空。
云何菩薩知於佛性?佛性有六。何等為六?一、常,二、淨,三、實,四、善,五、當見,六、真。復有七事:一者、可證,餘六如上。是名菩薩知於佛性。
云何菩薩知如來相?如來即是覺相、善相,常、樂、我、淨、解脫、真實,示道可見,是名菩薩知如來相。
云何菩薩知於法相?法者,若善、不善,若常、不常,若樂、不樂,若我、無我,若淨、不淨,若知、不知,若解、不解,若真、不真,若修、不修,若師、非師,若實、不實,是名菩薩知於法相。
云何菩薩知於僧相?僧者,若常、樂、我、淨,是弟子相、可見之相,善、真、不實。何以故?一切聲聞得佛道故。何故名真?悟法性故。是名菩薩知於僧相。
云何菩薩知於實相?實相者,若常、無常,若樂、無樂,若我、無我,若淨、無淨,若善、不善,若有、若無,若涅槃、非涅槃,若解脫、非解脫,若知、不知,若斷、不斷,若證、不證,若修、不修,若見、不見,是名實相,非是涅槃、佛性、如來、法、僧、虛空。
是名菩薩因修如是大涅槃故知於涅槃、佛性、如來、法、僧實相、虛空等法差別之相。
善男子!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不見虛空。何以故?佛及菩薩雖有五眼所不見故,唯有慧眼乃能見之。慧眼所見無法可見,故名為見。若見無物名虛空者,如是虛空乃名為實。以是實故,則名常無;以常無故,無樂、我、淨。善男子!空名無法,無法名空。譬如世間,無物名空;虛空之性亦復如是,無所有故,名為虛空。
善男子!眾生之性與虛空性俱無實性。何以故?如人說言:除滅有物,然後作空。而是虛空實不可作。何以故?無所有故。以無有故,當知無空。是虛空性若可作者則名無常;若無常者,不名虛空。
善男子!如世間人說言:虛空無色、無礙,常、不變易。是故世稱虛空之法為第五大。善男子!而是虛空實無有性。以光明故,故名虛空,實無虛空。猶如世諦實無其性,為眾生故,說有世諦。
善男子!涅槃之體亦復如是,無有住處,直是諸佛斷煩惱處,故名涅槃。涅槃即是常、樂、我、淨。涅槃雖樂,非是受樂,乃是上妙寂滅之樂。諸佛如來有二種樂:一、寂滅樂,二、覺知樂。實相之體有三種樂:一者、受樂,二、寂滅樂,三、覺知樂。佛性一樂,以當見故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名菩提樂。
爾時,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白佛言:世尊!若煩惱斷處是涅槃者,是事不然。何以故?如來往昔初成佛道,至尼連禪河邊。爾時,魔王與其眷屬到於佛所而作是言:世尊!涅槃時到,何故不入?佛告魔王:我今未有多聞弟子善持禁戒、聰明利智、能化眾生,是故不入。若言煩惱斷處是涅槃者,諸菩薩等於無量劫已斷煩惱,何故不得稱為涅槃?俱是斷處,何緣獨稱諸佛有之,菩薩無耶?若斷煩惱非涅槃者,何故如來昔告生名婆羅門言:我今此身即是涅槃。如來又時在毘舍離國,魔復啟請如來:昔以未有弟子多聞、持戒、聰明利智、能化眾生,不入涅槃。今已具足,何故不入?如來爾時即告魔言:汝今莫生悒遲之想,却後三月吾當涅槃。世尊!若使滅度非涅槃者,何故如來自期三月當般涅槃?世尊!若斷煩惱是涅槃者,如來往昔初在道場菩提樹下斷煩惱時便是涅槃。何故復言:却後三月當般涅槃。世尊!若使爾時是涅槃者,云何方為拘尸那城諸力士等說言:後夜當般涅槃。如來誠實,云何發是虛妄之言?
爾時,世尊告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言:善男子!若言如來得廣長舌,當知如來於無量劫已離妄語。一切諸佛及諸菩薩凡所發言誠諦無虛。善男子!如汝所言,波旬往昔啟請於我入涅槃者,善男子!而是魔王真實不知涅槃定相。何以故?波旬意謂不化眾生、默然而住便是涅槃。善男子!譬如世人,見人不言、無所造作,便謂是人如死無異。魔王波旬亦復如是,意謂如來不化眾生、默無所說,便謂如來入般涅槃。
善男子!如來不說佛、法、眾僧無差別相,唯說常住、清淨二法無差別耳。善男子!佛亦不說佛及佛性涅槃無差別相,唯說常、恒不變無差別耳。善男子!佛亦不說涅槃、實相無差別相,唯說常有、實不變易無差別耳。
善男子!爾時,我諸聲聞弟子生於諍訟。如拘睒彌諸惡比丘違反我教,多犯禁戒,受不淨物,貪求利養。向諸白衣而自讚歎:我得無漏,謂須陀洹果。乃至我得阿羅漢果。毀辱他人,於佛、法、僧、戒律、和上不生恭敬。公於我前言:如是物佛所聽畜,如是等物佛不聽畜。我亦語言:如是等物我實不聽。復反我言:如是等物實是佛聽。如是惡人不信我言,為是等故,我告波旬:汝莫悒遲,却後三月當般涅槃。
善男子!因如是等惡比丘故,令諸聲聞受學弟子不見我身、不聞我法,便言如來入於涅槃;唯諸菩薩能見我身、常聞我法,是故不言我入涅槃。聲聞弟子雖復發言如來涅槃,而我實不入於涅槃。
善男子!若我所有聲聞弟子說言如來入涅槃者,當知是人非我弟子,是魔伴黨、邪見惡人,非正見也。若言如來不入涅槃,當知是人真我弟子、非魔伴黨、正見之人,非惡邪也。
善男子!我初不見弟子之中有言:如來不化眾生,默然而住,名般涅槃。也。善男子!譬如長者,多有子息,捨至他方。未得還頃,諸子咸謂父已長逝,而是長者實不終沒,諸子顛倒皆生沒想。聲聞弟子亦復如是,不見我故,便謂如來已於拘尸那城娑羅雙樹間而般涅槃,而我實不般涅槃也,聲聞弟子生涅槃想。
善男子!譬如明燈,有人覆之,餘不知者謂燈已滅,而是明焰實亦不滅。以不知故,生於滅想。聲聞弟子亦復如是,雖有慧眼,以煩惱覆令心顛倒,不見真身而便妄生滅度之想,而我實不畢竟滅度。
善男子!如生盲人不見日、月,以不見故,不知晝夜、明闇之相;以不知故,便說無有日、月之實。實有日、月,盲者不見;以不見故,而生倒想,言無日、月。聲聞弟子亦復如是,如彼生盲,不見如來便謂如來入於涅槃。如來實不入於涅槃,以倒想故生如是心。
善男子!譬如雲霧覆蔽日、月,癡人便言無有日、月。日、月實有,直以覆故,眾生不見。聲聞弟子亦復如是,以諸煩惱覆智慧眼,不見如來,便言如來入於滅度。善男子!直是如來現嬰兒行,非滅度也。
善男子!如閻浮提,日入之時眾生不見,以黑山障故,而是日性實無沒入。眾生不見,生沒入想。聲聞弟子亦復如是,為諸煩惱山所障故,不見我身。以不見故,便於如來生滅度想,而我實不畢竟永滅。是故,我於毘舍離國告波旬言:却後三月我當涅槃。
善男子!如來玄見迦葉菩薩却後三月善根當熟;亦見香山須跋陀羅竟安居已,當至我所。是故,我告魔王波旬:却後三月當般涅槃。
善男子!有諸力士,其數五百,終竟三月亦當得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我為是故,告波旬言:却後三月當般涅槃。
善男子!如純陀等及五百梨車菴羅果女,却後三月無上道心善根成熟。為是等故,我告波旬:却後三月當般涅槃。
善男子!須那剎多親近外道尼乾子等,我為說法滿十二年。彼人邪見,不信、不受。我知是人邪見根栽却後三月定可拔斷,我為是故告波旬言:却後三月當般涅槃。
善男子!何因緣故,我於往昔尼連河邊告魔波旬:我今未有多智弟子,是故不得入涅槃。者?我時欲為五比丘等於波羅?轉法輪故,次復欲為五比丘等——所謂耶奢、富那、毘摩羅闍、憍梵波提、須婆睺——次復欲為郁伽長者等五十人,次復欲為摩伽陀國頻婆娑羅王等無量人天,次復欲為優樓頻螺迦葉門徒五百比丘,次復欲為那提迦葉、伽耶迦葉兄弟二人及五百弟子,次復欲為舍利弗、大目犍連等二百五十比丘轉妙法輪。是故,我告魔王波旬不般涅槃。
善男子!有名涅槃,非大涅槃。云何涅槃非大涅槃?不見佛性而斷煩惱,是名涅槃,非大涅槃。以不見佛性故,無常、無我,唯有樂、淨。以是義故,雖斷煩惱,不得名為大般涅槃也。若見佛性能斷煩惱,是則名為大般涅槃。以見佛性故,得名為常、樂、我、淨。以是義故,斷除煩惱亦得稱為大般涅槃。
善男子!涅者言不,槃者言滅,不滅之義名為涅槃。槃又言覆,不覆之義乃名涅槃。槃言去、來,不去、不來乃名涅槃。槃者言取,不取之義乃名涅槃。槃言不定,定無不定乃名涅槃。槃言新故,無新故義乃名涅槃。槃言障礙,無障礙義乃名涅槃。
善男子!有優樓迦、迦毘羅弟子等言:槃者名相,無相之義乃名涅槃。善男子!槃者言有,無有之義乃名涅槃。槃名和合,無和合義乃名涅槃。槃者言苦,無苦之義乃名涅槃。
善男子!斷煩惱者不名涅槃,不生煩惱乃名涅槃。
善男子!諸佛如來煩惱不起,是名涅槃。所有智慧於法無礙是為如來,如來非是凡夫、聲聞、緣覺、菩薩,是名佛性。如來身、心、智慧遍滿無量無邊阿僧祇土,無所障礙,是名虛空。如來常住,無有變易,名曰實相。以是義故,如來實不畢竟涅槃。
是名菩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具足成就第七功德。
善男子!云何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具足成就第八功德?善男子!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,除斷五事、遠離五事、成就六事、修習五事、守護一事、親近四事、信順一實心、善解脫慧、善解脫。
善男子!云何菩薩斷除五事?所謂五陰: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。
所言陰者,其義何謂?能令眾生生死相續,不離重擔,分散聚合,三世所攝,求其實義了不可得。以是諸義,故名為陰。
菩薩摩訶薩雖見色陰,不見其相。何以故?於十色中推求其性悉不可得,為世界故,說言為陰。
受有百八,雖見受陰,初無受相。何以故?受雖百八,理無定實,是故菩薩不見受陰;想、行、識等亦復如是。
菩薩摩訶薩深見五陰是生煩惱之根本也。以是義故,方便令斷。
云何菩薩遠離五事?所謂五見。何等為五?一者、身見,二者、邊見,三者、邪見,四者、戒取,五者、見取。因是五見生六十二見,因是諸見生死不絕,是故菩薩防護不近。
云何菩薩成就六事?謂六念處。何等為六?一者、念佛,二者、念法,三者、念僧,四者、念天,五者、念施,六者、念戒,是名菩薩成就六事。
云何菩薩修習五事?所謂五定:一者、知定,二者、寂定,三者、身心受快樂定,四者、無樂定,五者、首楞嚴定。修習如是五種定心則得近於大般涅槃,是故菩薩勤心修習。
云何菩薩守護一事?謂菩提心。菩薩摩訶薩常勤守護是菩提心,猶如世人守護一子、亦如瞎者護餘一目。如行曠野守護導者,菩薩守護菩提之心亦復如是。因護如是菩提心故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;因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,常、樂、我、淨具足而有,即是無上大般涅槃。是故,菩薩守護一法。
云何菩薩親近四事?謂四無量心。何等為四?一者、大慈,二者、大悲,三者、大喜,四者、大捨。因是四心能令無量無邊眾生發菩提心,是故菩薩繫心親近。
云何菩薩信順一實?菩薩了知一切眾生皆歸一道,一道者謂大乘也。諸佛、菩薩為眾生故分之為三,是故菩薩信順不逆。
云何菩薩心善解脫?貪、恚、癡心永斷滅故,是名菩薩心善解脫。
云何菩薩慧善解脫?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法知無障礙,是名菩薩慧善解脫。因慧解脫,昔所不聞而今得聞、昔所不見而今得見、昔所不到而今得到。
爾時,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言:世尊!如佛所說心解脫者,是義不然。何以故?心本無繫。所以者何?是心本性不為貪欲、瞋恚、愚癡、諸結所縛。若本無繫,云何而言心善解脫?世尊!若心本性不為貪結之所繫者,何等因緣而能得繫?如人??角,本無乳相,雖加功力,乳無由出。??於乳者則不如是,加功雖少,乳則多出。心亦如是,本無貪者,今云何有?若本無貪、後方有者,諸佛、菩薩本無貪相,今悉應有。
世尊!譬如石女,本無子相,雖加功力、無量因緣,子不可得;心亦如是,本無貪相,雖造眾緣,貪無由生。世尊!如鑽濕木,火不可得;心亦如是,雖復鑽求,貪不可得。云何貪結能繫於心?
世尊!譬如壓沙,油不可得;心亦如是,雖復壓之,貪不可得。當知:貪、心,二理各異,設復有之,何能污心?世尊!譬如有人安橛於空,終不得住:安貪於心亦復如是,種種因緣不能令貪繫縛於心。
世尊!若心無貪名解脫者,諸佛、菩薩何故不拔虛空中刺?世尊!過去世心不名解脫、未來世心亦無解脫、現在世心不與道共,何等世心名得解脫?
世尊!如過去燈不能滅闇、未來世燈亦不滅闇、現在世燈復不滅闇。何以故?明之與闇二不並故。心亦如是,云何而言心得解脫?
世尊!貪亦是有。若貪無者,見女相時不應生貪。若因女相而得生者,當知是貪真實而有。以有貪故,墮三惡道。
世尊!譬如有人見畫女像亦復生貪,以生貪故得種種罪。若本無貪,云何見畫而生於貪?若心無貪,云何如來說言菩薩心得解脫?若心有貪,云何見相然後方生?不見相者則不生耶?我今現見有惡果報,當知有貪、瞋恚、愚癡亦復如是。
世尊!譬如眾生有身無我,而諸凡夫橫計我想。雖有我想,不墮三趣。云何貪者於無女相而起女想,墮三惡道?
世尊!譬如鑽木而生於火,然是火性眾緣中無,以何因緣而得生耶?世尊!貪亦如是,色中無貪,香、味、觸、法亦復無貪。云何於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而生貪耶?若眾緣中悉無貪者,云何眾生獨生於貪,諸佛、菩薩而不生耶?
世尊!心亦不定。若心定者,無有貪欲、瞋恚、愚癡;若不定者,云何而言心得解脫?貪亦不定,若不定者,云何因之生三惡趣?貪者、境界,二俱不定。何以故?俱緣一色,或生於貪、或生於瞋、或生愚癡,是故,貪者及與境界二俱不定。若俱不定,何故如來說言:菩薩修大涅槃,心得解脫。
爾時,世尊告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言:善哉,善哉。善男子!心亦不為貪結所繫、亦非不繫,非是解脫、非不解脫,非有、非無,非現在、非過去、非未來。何以故?善男子!一切諸法無自性故。
善男子!有諸外道作如是言:因緣和合則有果生。若眾緣中本無生性而能生者,虛空不生亦應生果。虛空不生非是因故,以眾緣中本有果性,是故合集而得生果。所以者何?如提婆達欲造牆壁則取泥土,不取彩色;欲造畫像則集彩色,不取草木;作衣取縷,不取泥木;作舍取泥,不取縷綖。以人取故,當知是中各能生果;以能生果故,當知因中必先有性。若無性者,一物之中應當出生一切諸物。若是可取、可作、可出,當知是中必先有果。若無果者,人則不取、不作、不出,唯有虛空——無取、無作故——能出生一切萬物。以有因故,如尼拘陀子住尼拘陀樹、乳有醍醐、縷中有布、泥中有瓶。
善男子!一切凡夫無明所盲作是定說:色有著義、心有貪性。復言:凡夫心有貪性、亦解脫性。遇貪因緣,心則生貪;若遇解脫,心則解脫。雖作此說,是義不然。
有諸凡夫復作是言:一切因中悉無有果。因有二種:一者、微細,二者、麁大。細即是常,麁則無常。從微細因轉成麁因,從此麁因轉復成果。麁無常故,果亦無常。
善男子!有諸凡夫復作是言:心亦無因、貪亦無因,以時節故則生貪心。如是等輩以不能知心因緣故輪迴六趣,具受生死。
善男子!譬如枷犬繫之於柱,終日繞柱不能得離。一切凡夫亦復如是,被無明枷繫生死柱,繞二十五有不能得離。
善男子!譬如有人墮於圊廁,既得出已而復還入;如人病差,還為病因;如人涉路值空曠處,既得過已而復還來;又如淨洗還塗泥土。一切凡夫亦復如是,已得解脫無所有處,唯未得脫非非想處,而復還來至三惡趣。何以故?一切凡夫唯觀於果,不觀因緣。如犬逐塊,不逐於人。凡夫之人亦復如是,唯觀於果,不觀因緣。以不觀故,從非想退還三惡趣。
善男子!諸佛、菩薩終不定說因中有果、因中無果,及有無果、非有非無果。若言因中先定有果、及定無果、定有無果、定非有非無果,當知是等皆魔伴黨。繫屬於魔即是愛人,如是愛人不能永斷生死繫縛,不知心相及以貪相。
善男子!諸佛菩薩顯示中道。何以故?雖說諸法非有、非無,而不決定。所以者何?因眼、因色、因明、因心、因念,識則得生。是識決定不在眼中、色中、明中、心中、念中,亦非中間、非有、非無。從緣生故,名之為有;無自性故,名之為無。是故,如來說言諸法非有、非無。
善男子!諸佛、菩薩終不定說心有淨性及不淨性,淨、不淨心無住處故。從緣生貪,故說非無;本無貪性,故說非有。
善男子!從因緣故,心則生貪;從因緣故,心則解脫。善男子!因緣有二:一者、隨於生死,二者、隨大涅槃。
善男子!有因緣故,心共貪生共貪俱滅、有共貪生不共貪滅、有不共貪生共貪俱滅、有不共貪生不共貪滅。
云何心共貪生共貪俱滅?善男子!若有凡夫未斷貪心修習貪心,如是之人心共貪生心共貪滅。一切眾生不斷貪心,心共貪生心共貪滅。如欲界眾生一切皆有初地味禪,若修、不修,常得成就,遇因緣故即便得之,言因緣者,謂火災也。一切凡夫亦復如是,若修、不修,心共貪生心共貪滅。何以故?不斷貪故。
云何心共貪生不共貪滅?聲聞弟子有因緣故生於貪心,畏貪心故修白骨觀,是名心共貪生不共貪滅。復有心共貪生不共貪滅,如聲聞人未證四果,有因緣故生於貪心,證四果時貪心得滅,是名心共貪生不共貪滅。菩薩摩訶薩得不動地時,心共貪生不共貪滅。
云何不共貪生共貪俱滅?若菩薩摩訶薩斷貪心已,為眾生故,示現有貪。
以示現故,能令無量無邊眾生諮受善法,具足成就,是名不共貪生共貪俱滅。
云何不共貪生不共貪滅?謂阿羅漢、緣覺、諸佛——除不動地其餘菩薩——是名不共貪生不共貪滅。以是義故,諸佛、菩薩不決定說心性本淨、性本不淨。
善男子!是心不與貪結和合,亦復不與瞋、癡和合。善男子!譬如日、月,雖為烟、塵、雲、霧、及阿修羅之所覆蔽,以是因緣,令諸眾生不能得見。雖不可見,日、月之性,終不與彼五翳和合。心亦如是,以因緣故生於貪結。眾生雖說心與貪合,而是心性實不與合。若是貪心即是貪性;若是不貪,即不貪性。不貪之心不能為貪,貪結之心不能不貪。善男子!以是義故,貪欲之結不能污心。
諸佛、菩薩永破貪結,是故說言心得解脫。一切眾生從因緣故,生於貪結;從因緣故,心得解脫。
善男子!譬如雪山懸峻之處,人與獼猴俱不能行;或復有處,獼猴能行、人不能行;或復有處,人與獼猴二俱能行。善男子!人與獼猴能行處者,如諸獵師純以黐膠置之案上用捕獼猴。獼猴癡故,往手觸之,觸已粘手;欲脫手故,以脚蹋之,脚復隨著;欲脫脚故,以口齧之,口復粘著。如是五處悉無得脫,於是獵師以杖貫之,負還歸家。雪山嶮處,譬佛、菩薩所得正道;獼猴者,譬諸凡夫;獵師者,喻魔波旬;黐膠者,譬貪欲結。人與獼猴俱不行者,譬諸凡夫、魔王波旬俱不能行;獼猴能行人不能行者,譬諸外道有智慧者,諸惡魔等雖以五欲不能繫縛;人與獼猴俱能行者,一切凡夫及魔波旬常處生死,不能修行。凡夫之人五欲所縛,令魔波旬自在將去,如彼獵師擒捕獼猴,負之歸家。
善男子!譬如國王安住己界,身心安樂;若至他界則得眾苦。一切眾生亦復如是,若能自住於己境界則得安樂;若至他界則遇惡魔,受諸苦惱。自境界者,謂四念處;他境界者,謂五欲也。
云何名為繫屬於魔?有諸眾生無常見常、常見無常,苦見於樂、樂見於苦,不淨見淨、淨見不淨,無我見我、我見無我,非實解脫妄見解脫、真實解脫見非解脫,非乘見乘、乘見非乘,如是之人名繫屬魔。繫屬魔者,心不清淨。
復次,善男子!若見諸法真實是有總別定相,當知是人若見色時便作色相,乃至見識亦作識相、見男男相、見女女相、見日日相、見月月相、見歲歲相、見陰陰相、見入入相、見界界相。如是見者,名繫屬魔;繫屬魔者,心不清淨。
復次,善男子!若見我是色、色中有我、我中有色、色屬於我,乃至見我是識、識中有我、我中有識、識屬於我,如是見者,繫屬於魔,非我弟子。
善男子!我聲聞弟子遠離如來十二部經,修習種種外道典籍,不修出家寂滅之業,純營世俗在家之事。何等名為在家之事?受畜一切不淨之物,奴婢、田宅、象馬車乘、駞、驢、雞、犬、獼猴、猪、羊、種種穀麥,遠離師僧,親附白衣,違反聖教,向諸白衣作如是言:佛聽比丘受畜種種不淨之物。是名修習在家之事。
有諸弟子不為涅槃、但為利養,親近聽受十二部經,招提僧物及僧鬘物,衣著食噉如自己有,慳惜他家,及以稱譽親近國王及諸王子,卜筮吉凶、推步盈虛、圍碁、六博、摴蒱、投壺,親比丘尼及諸處女,畜二沙彌,常遊屠獵、酤酒之家及旃陀羅所住之處,種種販賣手自作食,受使隣國通致信命,如是之人當知即是魔之眷屬,非我弟子。
以是因緣,心共貪生心共貪滅,乃至癡心共生共滅亦復如是。
善男子!以是因緣,心性不淨、亦非不淨。是故,我說心得解脫。
若有不受、不畜一切不淨之物,為大涅槃受持、讀誦十二部經、書寫、解說,當知是等真我弟子,不行惡魔波旬境界,即是修習三十七品。以修習故,不共貪生、不共貪滅。是名菩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具足成就第八功德。
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