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九
唐罽賔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
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
「爾時,威德主太子於香牙雲峯園苑之内,對諸衆㑹及善現前問童女言:『善女!我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願盡未來行菩薩行、積集一切助道之法、淨修一切諸波羅蜜、供事未來一切諸佛、護持一切諸佛敎法、嚴淨一切諸佛刹土、當紹一切如來種性、當誓成熟一切衆生、當斷一切衆生苦惱、當令一切置安隱處,當淨一切衆生智眼、當修一切菩薩妙行、當入菩薩平等體性、當住一切諸菩薩地、當令二乗圓满佛果、當令一切衆生歡喜;我爲满足檀波羅蜜,究竟成就無上菩提内外財寳,乃至頭目一切皆捨無所顧戀,當於爾時汝或於我而作障難,令我施行不得圓满,施財物時汝心慳恡,施男女時汝心痛惱,割肢體時汝心憂悶,捨汝出家汝心悔恨。』
「爾時,太子如是問已,復爲童女而說偈言:
『我爲哀愍衆生故,發起廣大菩提心,
當於無量億劫中,積集成满菩提智。
無量無邊大劫海,淨修諸願如虚空,
入地治障具修行,究竟當獲如來地。
誓於三世諸佛所,備學一切波羅蜜,
具足方便正修持,成就最勝菩提道。
十方所有垢穢刹,我當普徧皆嚴淨,
及諸惡趣苦難中,我當救護咸令出,
一切衆生居有海,煩惱癡惑恒纏覆,
我當除滅盡無餘,普令安住如來道。
我當供養一切佛,我當普修菩薩地,
常起廣大慈悲心,所須皆與無貪恡。
汝見一切來乞者,於財或起慳恡心,
我心常樂施羣生,汝當隨我無違逆。
我當於彼施頭時,汝心慎勿生憂惱,
我今先語汝令知,令汝心堅恒不動。
割截肢體及手足,乃至妻子心無恡,
汝於乞者莫憎嫌,應可諦思無退轉。
爲满一切衆生欲,内外所有皆能捨,
汝能順我菩提心,我亦當隨於汝意。』
「爾時,具足艶吉祥童女聞是語已,即白太子威德主言:『善哉丈夫!如仁所問諸菩薩行,難行能行,難忍能忍,如是一切我當隨順精勤修習親近不捨,如影隨形,令仁所願皆得成满。』
「爾時,童女即向太子而說偈言:
『設於無量無邊劫,一切地獄火焚身,
仁尊若能眷納我,甘心分受無辭苦。
設於無量受生處,以身碎末如微塵,
仁尊若能眷納我,堅心忍受無摇動。
設於無量無邊劫,頂戴一切金剛山,
仁尊若能眷納我,甘心分受無疲猒。
汝於生死諸劫海,以我身肉施衆生,
汝得安處法王家,願我如仁亦當獲。
唯願太子垂哀愍,與我爲主共修行,
所生劫海行施時,常以我身施一切。
汝爲愍念衆生故,而發廣大菩提心,
旣已普攝諸羣生,亦願慈悲攝受我。
我心本不求豪冨,亦復不貪五欲樂,
但爲同法共修行,由是願以仁爲主。
紺青修廣慈悲眼,普觀一切諸衆生,
不起凡夫染汙心,必成寂靜菩提果。
太子凡所經行處,地神涌出寳蓮華,
光明妙相具莊嚴,必作輪王垂納我。
我於夢中曽見此,法雲光照菩提場,
佛成正覺放光明,無量菩薩同圍遶。
夢彼如來勝日身,如紫金山光照耀,
即時以手摩我頂,寤已踊躍心歡喜。
空中有天名喜光,與我昔世曽同行,
出妙言音來告我,云彼如來今出世。
由我昔時生是念,願見太子功德身,
彼天告我如是言,汝必於今當得見。
蒙佛加持今見汝,昔所志願悉皆圓,
願共俱徃詣如來,同心共學菩提道。』
「爾時,太子聞勝日身如來名已,即得速疾清淨心,名見佛差别無障礙大歡喜;即散五百摩尼寳華於童女上,冠以吉祥藏摩尼寳髻,被以雜色火焰摩尼寳衣。爾時,童女端心正念,曽無搖動亦無喜相,但一心合掌瞻仰太子正念現前,目不暫捨。時,母善現即向太子而說偈言:
『此女希有人間寳,淨福妙相莊嚴身,
宿心誓願奉仁尊,一切志樂今成满。
堅持淨戒恒無缺,智慧圓满念無虧,
功德具足相圓明,一切女人無與等。
此女本從蓮華生,種性清淨無譏醜,
女人之過咸皆離,堪隨太子共修行。
其身細妙如繒纊,手足柔軟兠羅綿,
隨其摩觸病皆除,身心安樂無諸苦。
身諸毛孔所出香,芬馨超世無倫匹,
若暫齅聞心離染,住於淨戒獲身安。
身如淨妙眞金色,不著塵垢如蓮華,
衆生見者離貪嗔,皆具慈悲無怒害。
言音美妙聲柔軟,一切衆生咸樂聞,
經心歷耳恱諸根,惡業消除煩惱滅。
内心清淨無瑕穢,柔和質直性無偏,
言辭稱恱不宜宣,聞皆歡喜心調伏。
具足慚愧無欺誑,不憍不諂有慈悲,
爲求正法度衆生,恭勤善友無猒足。
不於色相及種族,乃至榮樂無迷醉,
但以謙恭無我心,專求無上菩提道。』
「爾時,威德主太子與具足艶吉祥童女,及二萬婇女并諸眷屬,爲欲親近、恭敬供養勝日身如來,各乗寳車出香牙園,詣法雲光明道場。至已,下車,歩進佛所,見佛身相端嚴寂靜,諸根調順,猶若象王,内外清淨,無諸垢濁,如大龍池;以見佛故,踊躍歡喜心生淨信,増長愛樂,頂禮佛足,遶無數帀。于時,太子及彼童女各持五百大摩尼寳上妙蓮華奉散於佛,以佛神力於虚空中普覆如來一切衆㑹。
「爾時,太子復爲彼佛造立精舍,其數五百;一一皆以香木所成,五百摩尼而爲間錯,種種雜寳周徧莊嚴。時,彼如來知其太子根已成熟,即爲演說普眼燈門修多羅。是時,太子聞是經已,於諸法中證得十三昧海門,所謂:得一切如來願海出現光明三昧門、得普照三世光明藏三昧門、得現見一切佛道場三昧門、得入一切衆生界光明普照三昧門、得普照一切世間智聚光明燈三昧門、得普照一切衆生諸根海智燈三昧門、得救護一切衆生智光明雲三昧門、得調伏成熟一切衆生大智光明燈三昧門、得聞持諸佛轉法輪聲悉現前三昧門、得圓满普賢清淨行願海雲三昧門,以得如是三昧門故,於諸法中靡不獲得甚深三昧。時,具足艶吉祥童女以聞法故,即得三昧名難摧伏智海藏,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。
「爾時,太子與彼童女并其眷屬聞法獲益,頂禮佛足,遶無數帀,辤退還宫,詣父王所。到已,禮足而白王言:『大王!當知勝日身如來出興于世,於此國内香牙雲峯園苑之側,法雲光明菩提場中,成等正覺,于今未乆。』
「時,財主王忽聞是語,問太子言:『是誰爲汝說如是事,天耶?人耶?』
「太子白言:『是此具足艶吉祥童女所說。』
「時,王聞已,歡喜無量,譬如貧人得大伏藏,作如是念:『佛無上寳,難得出世,難可值遇,若有得見,必斷一切煩惱惡業,不墮一切生死險道。如來出世爲大醫王,能治衆生煩惱重病;如來出世爲大明燈,能破衆生無明黒闇;如來出世爲大導師,能引衆生至一切智安隱住處。』作是念已,擊鼓宣令,勑諸小王、羣臣、眷屬,及刹帝利,諸婆羅門、長者、居士,城邑、聚落,一切人衆皆悉來集而告之言:『汝等當知如來出世希有難值,我今欲徃親近禮敬。』
「王於是時即捨王位授與太子,灌頂訖已,與諸眷屬十千人俱徃菩提場詣如來所。到已,頂禮遶百千帀,與諸眷屬退坐一靣。
「爾時,如來普徧觀察道場衆㑹及財主王并其眷屬,從於眉間白毫相中放大光明,名照現一切衆生心燈,普照十方無量世界,住於一切世主之前,示現如來不可思議種種佛事,廣大神變令諸衆生應受化者心得清淨。爾時,如來以不思議自在神力示現超出一切世間最髙大身,以圓满音普隨一切諸語言海,爲大衆說陀羅尼門,名入一切法義離翳燈,以佛刹極微塵數陀羅尼門而爲眷屬。時,王聞已,即時獲得一切法大智光明;其衆㑹中有閻浮提極微塵數諸菩薩等,俱時證得入一切法義離翳燈陀羅尼門,六十那由他衆生盡諸有漏心得解脫,十千衆生逺塵離垢得法眼淨,無量衆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爾時,如來又以不思議力普於十方一切世界廣現神變,以三乗法敎化衆生。時,財主王得大法光照其心故,即作是念:『今此甚深功德法味,我若在家不能證得,若佛聽我親近出家,即於是法當得成就。』作是念已,前白佛言:『我今願欲親近如來,出家爲道。』佛告大王:『當隨汝意,冝自知時。』
「時,財主王即與眷屬十千人等,同於佛所出家學道精勤修習,未乆之間,悉皆獲得入一切法義離翳燈陀羅尼門;亦得如上諸三昧門;又得菩薩十種神通門;又入菩薩無邊辯才門;又得菩薩無礙清淨身;普詣十方諸如來所;聽佛所轉微妙法輪,悉能受持無有忘失;又於佛所作大法師,廣爲衆生演說諸法;復以神力徧十方刹隨衆生心而爲現身;於諸世間爲大明燈,稱讃諸佛出現世間,稱讃諸佛本修行願,稱讃諸佛所集功德,稱讃諸佛本生因縁,稱讃諸佛自在神力,護持諸佛所有敎法。
「爾時,太子於十五日升於正殿坐師子座,婇女圍遶,輪王七寳自然而至。一者輪寳、名無礙行輻輞,具足百千妙寳以爲莊嚴,閻浮檀金光明普照;二者象寳、名金剛山威力廣大;三者馬寳、名迅疾風;四者珠寳、名日光藏雲;五者女寳、名具足艶吉祥;六主藏臣寳、名爲大財;七主兵寳、名離垢眼;如是七寳欻然出現,具足成就爲轉輪王,王四天下;威德自在行正法化,能伏一切,人皆快樂。王有千子端正勇健,威力雄猛無諸怨敵,化境寛博盡大海際,其地柔軟無諸荊棘,安隱豐樂離衆災患。時,閻浮提八萬四千諸小王都,一一王都皆有僧坊,其數五百,一一僧坊建百樓閣,環廊四遶,樹林蓊鬱,冬夏安居。經行之處一切皆以衆寳莊嚴,及諸一切資生之具無不備足。復於處處僧伽藍内立佛支提,皆悉髙廣莊嚴妙好,彼諸城内皆請如來以不思議華香旛蓋、妙寳繒綵諸供養具而爲供養。
「爾時,如來咸受其請,以自在力其身普入一切王都,令無量衆生種諸善根;無量衆生心得清淨;無量衆生發歡喜心;無量衆生増長愛敬;無量衆生疾速發起大菩提意,廣以大悲饒益羣品,勤修一切諸佛正法,隨所修習皆能悟入迴向諸佛一切智道;了達諸佛甚深法海,普入三世無差别智。普照三世諸衆生界,知一切佛出興于世相續次第,得一切佛種智方便,善巧調伏一切衆生。發起菩薩廣大行願,清淨一切諸菩薩道,安住菩薩平等智性,入佛無盡辯才大門,轉佛清淨無礙法輪,普現其身徧一切刹,住於一切衆生之前,如諸衆生根性、欲解、種種心海,隨應調伏皆令成熟。爾時,大威德主轉輪聖王及彼一切王都城中,皆得見彼勝日身如來示現種種不可思議大神通力,如是自在廣大饒益。
「善男子!於意云何?彼時太子大威德主受於父王灌頂,昇位作轉輪王供養佛者,豈異人乎?今世尊毗盧遮那如來是也。彼時父王名財主者,豈異人乎?今寳華光如來是也。其佛現在東方過世界海極微塵數刹海之外,有世界海名普現法界虚空影像雲,彼刹海中有世界種名普現三世影像摩尼王。彼世界種中有一世界名佛圓满燈,彼世界中有菩提場名一切世主身影像幢寳華光如來,於此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;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諸菩薩衆前後圍遶,於衆㑹中轉正法輪,令無量衆生皆得成熟。彼佛過去爲菩薩時,修習莊嚴此世界海,彼刹海中,去、來、今佛成正等覺出興世者,皆悉是彼寳華光佛之所化度,最初令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乃至究竟令其成熟。善男子!時財主王第一夫人,大威德主太子之母,蓮華吉祥藏者,豈異人乎?今此佛母摩耶夫人得幻智光明無礙解脫,於其身中含藏出生過去、未來一切諸佛,今於此界生佛世尊毗盧遮那如來者是。時具足艶吉祥女母善現者,豈異人乎?即今我母執杖釋種善目夫人是也。善男子!彼時大威德主轉輪聖王所有眷屬,豈異人乎?今佛世尊所有衆㑹一切菩薩是也。如是菩薩皆具修習普賢諸行,圓满成就普賢大願,雖恒在此佛㑹道場而能普現一切世界,住諸菩薩平等三昧,常得現見一切諸佛。悉能聞持一切如來等虚空界妙音聲海所轉法輪,住一切法自在智力,名稱普聞諸佛國土。能普親近一切如來道場衆㑹,隨諸衆生應受化者,演說正法悉令成熟;盡未來際一切劫海,修菩薩行恒無間斷,成满普賢廣大誓願。
「善男子!彼時童女具足艶吉祥與威德主轉輪聖王,盡其形壽以四事供養勝日身如來者,豈異人乎?我身是也。善男子!彼佛滅後,於此世界復有佛出,名清淨身,我於彼佛親近供養,聞法受持,亦爲衆生行菩薩道;次有佛出,名一切智影像月身,我於彼時親近供養;次有佛出,名閻浮檀金光明王;次有佛出,名大梵音相莊嚴身;次有佛出,名種種焰妙月光;次有佛出,名妙髙智觀察幢;次有佛出,名廣大智光明王;次有佛出,名那羅延金剛精進力;次有佛出,名智勢力無能勝;次有佛出,名普觀察智;次有佛出,名廣大智吉祥雲;次有佛出,名無畏智光明身;次有佛出,名淨智焰光雲;次有佛出,名功德幢;次有佛出,名智日幢;次有佛出,名蓮華開敷身;次有佛出,名福德嚴淨光;次有佛出,名智焰雲;次有佛出,名毗盧遮那月;次有佛出,名莊嚴蓋大聲王;次有佛出,名大勇猛普智光明;次有佛出,名法界境界智月王;次有佛出,名普現影像開悟衆生如虚空心;次有佛出,名語言相寂滅香;次有佛出,名普震隨順寂靜聲;次有佛出,名堅固智無障礙光網;次有佛出,名甘露山成威德王;次有佛出,名法海雷音;次有佛出,名佛虚空無照髻;次有佛出,名月光毫相雲;次有佛出,名月靣妙圓满;次有佛出,名妙覺智拘蘇摩華光;次有佛出,名寳焰山吉祥威德;次有佛出,名廣大功德星宿光;次有佛出,名具一切智三昧身;次有佛出,名焰圓满身;次有佛出,名最勝威德寳光明;次有佛出,名普智速疾行;次有佛出,名光焰海門燈;次有佛出,名大法宫殿妙聲王;次有佛出,名無比功德名稱幢;次有佛出,名修臂;次有佛出,名清淨本願變化月;次有佛出,名虚空智實義燈;次有佛出,名法上虚空自在王;次有佛出,名毗盧遮那德藏王;次有佛出,名那羅延法聚;次有佛出,名諸乗智積幢;次有佛出,名法海妙蓮華;如是等六十百千億那由他如來,於彼劫中相續次第出興于世,我皆親近承事供養。其最後佛名廣大歡喜出現威德,最後於此出興于世。
「爾時,彼佛來入王城,我於彼時爲王正妃,同與大王以諸供具供養彼佛,於其佛所聞說法門,名一切如來受生出現燈,即時獲得差别智眼,名觀一切菩薩三昧海微細境界解脫門。
「善男子!我時於彼得此解脫,經佛刹極微塵劫,常與菩薩勤加修習,是諸劫中所有諸佛無量無邊,我皆一一親近供養受行其法。或有劫中承事一佛;或有劫中承事二佛;或有劫中承事三佛;或百、或千、乃至或有於一劫中親近承事不可說不可說佛;或有劫中值於佛刹極微塵數佛,如是諸佛咸皆親近承事供養。猶未能知菩薩之身形、量、色貌、及身、語、意業行果報、三昧解脫所有境界。善男子!若有衆生得見菩薩爲一切智修諸行時,或逆或順,若疑若信,菩薩皆以世、出世間種種方便而攝取之以爲眷屬,令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。
「善男子!我從於彼廣大歡喜出現威德如來之所,得此觀一切菩薩三昧海微細境界解脫已,於百佛刹極微塵數劫,常與菩薩而共修習,爾所劫中所有諸佛出興於世,我皆親近承事供養。彼諸如來各以異門說修多羅,隨順修行憶持不忘,令此解脫展轉増廣。由是能知種種修多羅,獲種種功德身,得種種解脫門,見種種三世海,詣種種佛刹海,見種種成正覺,入種種佛衆㑹,發種種菩薩願,行種種菩薩行,满種種菩薩解脫,亦未能知菩薩所成普賢解脫。何以故?菩薩所得普賢解脫神通境界如太虚空,如衆生名,如三世海,如十方海,如法界海,無量無邊無際無畔故。善男子!應知菩薩所得普賢解脫法門與諸如來境界齊等。善男子!我於爾所佛刹極微塵數劫觀菩薩身所有境界無有猒足,如多欲人男女集㑹更相染愛,於念念中起於無量妄想思覺,隨彼境轉無有盡極。我亦如是,於爾所劫觀菩薩身,一一毛孔念念悉見無量無邊廣大世界種種生起、種種安立、種種莊嚴、種種形狀、種種依住、種種分量、種種時劫、種種際畔、種種山海、種種大地、種種雲覆、種種名字、種種佛出興、種種菩提場、現種種大神通於種種大衆㑹、演種種修多羅、立種種諸乗敎、開種種方便門、放種種光明輪、嚴種種佛世界、設種種灌頂法。又於菩薩一一毛孔於念念中常見十方無邊佛海,坐種種道場、現種種神變、轉種種法輪、說種種修多羅,次第相續恒不斷絶。又於菩薩一一毛孔念念常見十方一切諸衆生海,種種住處、種種形貌、種種威儀、種種作業、種種根器、種種心量。又於菩薩一一毛孔悉見三世諸菩薩海無量無邊諸行門、無量無邊大願海、無量無邊菩薩地、無量無邊波羅蜜、無量無邊本生事、無量無邊嚴刹行、無量無邊大慈門、無量無邊大悲雲、無量無邊精進海、無量無邊大喜心,念念攝取無邊衆生方便調伏,皆令成熟。
「善男子!我於爾所佛刹極微塵數劫,念念如是觀於菩薩一一毛孔所有境界,已所經處更不重經;已所見處更不重見;已所聞處更不重聞;已所得處更不重得;乃至見於悉達太子處於内宫,婇女圍遶。我以解脫力,觀於菩薩一一毛孔,悉見三世一切法界無邊,境界深入無際。善男子!我唯得此觀察菩薩大三昧海微細境界解脫門,如諸菩薩摩訶薩悉能成就諸方便海等諸衆生,現隨類身普住一切衆生之前,隨諸衆生種種根性演說種種諸乗敎法。一切毛孔悉能出生無量色相變化海雲,知一切法本來清淨無性爲性,知諸衆生同於虚空無相爲相,住無分别究竟解脫,現無中邊廣大境界;知佛神力畢竟如如,能隨大願普現神變,一念能入廣大法界,令一切法自在隨轉;得一切法普徧智門,悉能遊戲諸菩薩地,逺離一切煩惱結使,獲得清淨圓满智通;知諸衆生究竟寂滅,普隨現身皆令歡喜,與諸菩薩平等一縁,常共集㑹不相捨離。得大神通究竟不退,自在種行一切世界,隨諸衆生現成正覺,普坐一切道場衆㑹,普隨諸趣而現受生。乗不退輪,行菩薩行,見聞獲益,如藥樹王,满衆生心,如如意寳,一音普演,咸令歡喜。於大智地,安立諸法,智幻神通,徧周法界,如是菩薩行智功德,而我云何能知、能說?」
爾時,釋女瞿波告善財言:「善男子!此世界中有大摩尼毗盧遮那寳蓮華藏師子之座,佛母摩耶而坐其上,汝詣彼問菩薩云何修菩薩行,於諸世間無所染著?菩薩云何得自在力,於諸法中逺離塵垢?菩薩云何得信樂力,供事諸佛恒無懈息?菩薩云何得勇進力,成就一切菩薩事業?菩薩云何得淨智力,逺離一切煩惱障礙?菩薩云何得深解力,有所法門自然開悟?菩薩云何得現前力,成就菩薩觀察智慧?菩薩云何得周徧力,普詣一切諸如來所?菩薩云何得弘誓力,普攝一切諸衆生界?菩薩云何得不退力,盡未來劫修菩薩行?菩薩云何得觀察力,悉見諸法無有罣礙?菩薩云何入縁起智,見一切法悉無有我?菩薩云何得隨順智,善解一切世、出世法?菩薩云何得微細智,善能觀察諸法體性?菩薩云何得神通智,能爲衆生說諸祕宻?菩薩云何發起大願,増長一切衆生善根常無休息?菩薩云何親近承事諸佛菩薩及以一切聲聞、獨覺恒不斷絶?」
爾時,釋女瞿波欲重宣說此解脫門義,承佛威力,向善財童子而說偈言:
「若有衆生見菩薩,修習種種菩提行,
起於不善及善心,悉皆攝取令饒益。
徃昔百刹極微數,倍是塵數復有劫,
名爲平等淨莊嚴,刹名最勝須彌光。
彼劫有佛出興世,三十六億那由他,
最後出現天人師,號正法幢爲世燈。
爾時彼佛涅槃後,有王名智威德山,
自在統領閻浮提,力能摧伏諸怨敵。
時王具有五百子,端正勇健無能勝,
才智善巧悉過人,衆生瞻仰無猒足。
其王及子心清淨,深於佛法生信心,
受持守護及修行,勇猛精勤恒不退。
彼時太子名焰光,具相莊嚴三十二,
離垢功德皆圓满,善能饒益諸羣生。
將其眷屬五百億,聞法出家行學道,
皆修梵行共精勤,勇猛護持於佛法。
時有王都名智樹,具足千億城圍遶,
林名寂靜大吉祥,寳樹莊嚴皆勝妙。
焰光佛子住其中,爲衆弘宣佛正法,
辯才智慧無窮盡,令其聞者除煩惱。
菩薩有時因乞食,執持衣鉢入王城,
威儀寂靜歩安庠,諦視正觀心不亂。
時彼城中有長者,名爲善稱歡喜幢,
我爲童女在居家,名淨日光端嚴相。
我時遥見此佛子,念慧清淨常現前,
諸根調伏相端嚴,所有威儀皆寂靜。
次行乞食至我門,我見即時生愛染,
解身瓔珞莊嚴具,歡喜并珠施鉢中。
我時雖以染愛心,供養焰光眞佛子,
由是不經三惡趣,常生天上及人間。
二百五十大劫中,所生爲女皆尊勝,
恒見焰光修學處,具相莊嚴離垢身。
過彼二百五十劫,次生善現母人家,
身爲童女相端嚴,名妙吉祥具足艶。
見彼太子威德主,而生尊重愛敬心,
願得奉事共修行,幸彼宿因蒙納受。
我於彼時隨太子,同詣如來勝日身,
即發廣大菩提心,供養聞法生歡喜。
彼劫所有佛興世,六十千億那由他,
最後佛號解脫光,次第我皆興供養。
於彼最後如來所,獲得覺法清淨心,
觀諸法性無有生,成就宿命除煩惱。
即得菩薩三昧海,觀察微細解脫門,
一念能入於十方,不可思議諸刹海。
普見一切諸世界,或有雜穢或清淨,
於雜穢刹無憎惡,於清淨刹不貪著。
悉見十方諸刹海,一切世界菩提場,
如來徧坐放光明,我於一念皆能了。
彼佛所有大衆海,我於一念皆能入,
亦知彼衆所修行,三昧解脫神通力。
彼衆所有廣大行,諸地諸度諸方便,
及諸誓願海無涯,我於念念皆深入。
我觀菩薩相好身,一一毛孔神通事,
歷劫同修諸妙行,求其邊際不可得。
一一毛孔所有刹,不可言說無央數,
於中地水火風輪,微細容持不相離。
彼諸世界所安立,形量名體皆不同,
刹中種種衆生身,色相莊嚴亦無量。
我又以此解脫力,盡見十方諸刹海,
諸佛現化满其中,調伏一切衆生界。
雖於無量劫修行,見彼諸佛神通力,
猶不能知此菩薩,身心及智所行道。」
爾時善財童子聞是法已,頂禮瞿波,繞百千帀,殷勤瞻仰,戀慕一心,辤退而去。
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九
龍藏音釋:(註:現代音中,已無古音「入聲」;故凡遇「入聲」字,皆取現代義同之音代之。)
1、譏:居希切(ji1),譴也、誚也。
2、繒纊:繒:慈陵切(qing2),帛也,纊:苦謗切(kuang4),絮之细者曰纊。
3、錯:七角切(cuo4)
4、陀羅尼:梵语也,此云緫持,谓持善不失,持恶不生。
西安聖愛會龍藏法音定捐群供養此經一卷
西安释典文化龙藏法音工作室制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