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空藏菩薩神呪經
劉宋罽賔三藏曇摩蜜多譯
如是我聞:
一時,佛住佉羅山依正覺仙所住之處,與無數大比丘聲聞衆俱;亦與無量阿僧祇恒河沙等菩薩摩訶薩,演說如來功德經已。
爾時,西方有如意寳現,以無量百千釋迦毗楞伽寳,周帀莊嚴。是寳珠光隱蔽一切餘色光明,唯見如來及如意寳,餘無量無邊不可說色見如虚空,如來威光極更明顯。此諸㑹衆,不覩自身各不相見,大衆諸色悉滅無餘,不與眼對,不得色身及以所觸,隨所觀視唯見虚空,亦不見於日月星辰,地界水界火界風界,不與眼對,耳不聞聲、鼻不齅香,無心心數,無我我所及六入起想,瞻覩他方不得諸大,在在方所唯見佛身色相光明;亦復遥見如意寳珠,以無量百千釋迦毗楞伽寳周帀莊嚴,餘無所見。
於此衆中有住十地菩薩摩訶薩,得首楞嚴三昧,一生補處最後有身,見如是相不驚怖畏,解諸法空如實際性,是故不驚不怖不畏。餘諸菩薩摩訶薩、聲聞、天、龍、夜叉、乾闥婆、阿脩羅、緊那羅、拘槃茶、毗舍遮富單那、迦羅富單那、人及非人,在㑹中者,極驚怖畏生於憂愁,此彼闇蔽其心動亂,各不相見都無問處,其事云何?何因縁爾!爲是誰力?
爾時,衆中有菩薩摩訶薩,名曰梵德,合掌向佛而說偈言:
「一切法如性,人無有知者;
依住於色隂,六情根闇蔽。
不見於一隂,思惟求色隂;
於佛法有疑,此中有是人。
如此彼亦爾,緫知虚空相;
彼三昧勇健,其身不可說。
如意大寳珠,見在其頂上;
釋迦毗楞寳,皆遥遠見彼。
是大慧衆生,度首楞三昧;
一切大慧者,欲來見世尊;
今說甚深法,決定無有疑。
安慰於此衆,悉來歸世尊;
勇健者行處,敎化熟衆生。」
爾時世尊,而說偈言:
「如是如汝說,三昧者行處;
若聞正住處,是慧衆生住。
此是虚空藏,菩薩所行處;
無依無戲論,彼三昧示現。
衆生著二見,常爲所劫奪;
著斷常二見,彼此常闇蔽。
如是二見等,將欲得解脫;
其性不可說,速疾證諸地。
「復次,善男子!是初發心菩薩摩訶薩,說初境界相,謂六波羅蜜,乃至知諸大生滅如實之性,然後知於一切諸法不可言說,無性無生無滅無境界、不動不摇。如是修行一切諸行;如是悉離斷常二見不生怖畏,於一切法不起境界心,疾得具足六波羅蜜;更不復住斷常見中。」佛說是已,一切大衆,見聞覺知如本色相。
爾時世尊伸其右臂說如是言:「是虚空藏菩薩摩訶薩來。」作是語已,告諸大衆言:「是菩薩得諸三昧猶如大海,持菩薩戒如須彌山,智所通達猶如虚空,勤行精進猶如疾風,修行於忍猶如金剛,其慧如空,諸菩薩中猶如勝幢。向涅槃者將導,是一切善根之藏;貧者德瓶;入闇者日;失道者月。是怖畏者大須彌山;是煩惱燋熱者甘露;是一切種善根者栽;是趣大涅槃者橋;是墮惡道者船,生天者梯;是誹謗惡口者救;熱惱者蓋。於諸外道如師子王;攝取諸見猶如水鏡。魔怨中鎧,毀戒者藥;是諸善本修行之地,造鬘者華;具行者藏;無慚愧者上妙衣服;病者良醫;飢者得食;渴者月珠;疲極者牀;修三昧正行者日;向菩提者大車;遊禪定者勝地;助菩提者寳輪。
「善男子!此是向波羅蜜者果報;是善男子又是進修行十地者如意寳珠;是善男子是進行首楞嚴三昧者波利質多羅樹;是斷邪見結使者刀,破諸習氣猶如金剛,能降諸魔是良方便;是開發慧;是諸一切佛法所依;是縁覺華鬘、聲聞衣服、諸天眼目、人之正道;是畜生歸,是餓鬼護,地獄尊救;是一切衆生福田;是諸菩薩摩訶薩大車;是善男子是三世如來應供、正遍知、最大輔臣,護法城門。是善男子乃至具足十八不共法以自莊嚴,得於佛智成就具足;是善男子悉是一切衆生應供,唯除如來,諸餘一切應供中最。
「汝等大衆!皆應奉仰,各隨力能應辦供具,供養恭敬而尊重之。種種珍寳幢旛寳蓋、塗香末香、衣服瓔珞、種種雜物,淨治道路種種莊嚴,以種種讃歎而讃歎之,汝等一切不久當得是功德器。」
爾時一切大㑹皆共和合,從座而起,向虚空藏菩薩摩訶薩所現之方,叉手合掌,其心歡喜顏貌怡恱,以清淨目諦觀視之。於時衆中諸大菩薩及大聲聞、天主、龍主、夜叉主、阿修羅主、伽留羅主、緊那羅主、摩睺羅伽主及五通仙,各作是念:「當設何等最上最勝供具供養是善男子?」
爾時虚空藏菩薩摩訶薩,變娑婆界,地平如掌七寳莊嚴,除去諸山曠野堆阜、墻壁瓦礫灰糞臭穢、塵霧雲雷乾闥婆聲,一切樹木變成七寳,華葉果香皆悉具足,依地草木枝節莖葉亦變化成七寳。蓋娑婆世界除一切病,一切地獄、畜生、餓鬼無諸苦惱,皆得衣服飲食瓔珞卧具。娑婆界中一切衆生,得成如意妙色端嚴,威德第一肢體具足,除諸結使心得寂靜,於諸善根其心欣樂,以清淨心安住三寳。
此所集衆,兩手自然有化如意寳,一一如意寳各出光明,遍照於此娑婆世界。又是寳珠出妙樂音,雨種種寳、種種妙衣、種種瓔珞;雨種種金鎖瓔珞、眞珠瓔珞;又雨種種妙華,青蓮紅蓮、赤蓮白蓮及水陸華;復雨多摩鉢香、牛頭栴檀末香,莊嚴於道。其道二邊化七寳堂如帝釋堂,於其堂内化諸婇女猶如魔后,作於五樂歡娯受樂。當於佛上虚空之中,化天寳蓋滿百由旬,清妙鮮潔寳網莊嚴,垂眞珠貫莊嚴其中,作衆妓樂過於天樂,田地草木、樹林華葉、諸果實中,各出妙音殊過天樂,有聞音者,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。
爾時一切諸大㑹衆,見虚空藏菩薩摩訶薩作是莊嚴,得未曽有,作是念言:「我等云何爲是善丈夫於世尊前當設何座?」
爾時佛前出寳蓮華,白銀爲莖,黃金爲葉,碼碯爲臺,梵摩尼寳以爲其鬚,縱廣十里;復有如是無量百千諸寳蓮華,周帀圍遶,見虚空藏菩薩摩訶薩忽在華上結跏趺坐,見其頂上如意寳珠,見虚空藏所將眷屬,亦各坐餘蓮華臺上。
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,以偈問於藥王菩薩:
「如諸本先來,大名稱菩薩;
恭敬禮世尊,然後乃就座。
是善丈夫來,示現大莊嚴;
不敬禮世尊,忽見其已坐。」
爾時藥王菩薩,以偈答於彌勒菩薩:
「見是大丈夫,善住於佛法;
是不見衆生,不依一切想。」
爾時彌勒菩薩,復以偈言:
「若不見衆生,安住於實際;
何義故莊嚴?爲我顯現說。」
爾時藥王菩薩,復以偈答:
「是方便勇健,敎化衆生故;
不知第一義,凡夫妄想行。
世諦聦慧者,迷眞故受苦;
爲脫是等故,現如是莊嚴。」
爾時世尊讃藥王菩薩言:「善哉!善哉!是善丈夫如汝所說,假令一切諸凡夫,不能知一須陁洹解脫行處;一切衆生得須陁洹,不能知一斯陁含解脫行處;一切斯陁含、阿那含、阿羅漢,亦復不知一辟支佛解脫行處;一切衆生作辟支佛獨一麒麟,亦不知一無生忍菩薩摩訶薩善行方便敎化衆生;一切衆生得無生忍,不知一得首楞嚴三昧無礙辯才菩薩摩訶薩第一義諦解脫之行。
「善男子!是虚空藏得無生忍,得無礙辯,得首楞嚴三昧。知此大衆過無量劫心之善根,應當現於大莊嚴故、住離欲地故。此善男子從西方没而來至此!示現同諸聲聞縁覺,入於無量空處三昧,現於神通,一切衆生生竒特心;復於世諦示現莊嚴,敎化無量諸衆生故。是善男子若現第一義諦無生莊嚴,乃至天人皆當驚怖迷惑失心,至八地菩薩亦復失心,無有能見其行相貌,入如是等深功德法。是善男子善知方便,度於一切諸佛法海,斷於疑惑,自然善知諸方便度,於一切菩薩摩訶薩中猶如王幢。
「善男子!是虚空藏菩薩摩訶薩,示諸衆生天道涅槃道,能解衆生結使心病;亦治四大身内増損諸患。若有衆生諸邪見逼,迷於生死曠野之中,不知方便,云何名爲天道涅槃道?是諸衆生!若稱虚空藏菩薩名,禮拜供養燒衆名香,是善男子觀心善根見結覆心,及知過去心種善根;亦知現在供養佛法僧寳修施戒德。如是諸事,或於夢中方便示現正直之道,方便力故,及於一切惡見惡事、惡願惡求、惡歸惡趣,心得解脫。身口意行悉皆正直,所願正直,得近正直眞善知識,疾得解脫諸惡臭結惡見諸疾;速疾得盡惡道惡業,所願善故,行善業故,速疾得作心自在者,住甚深忍。
「若有衆生,種種諸病逼切其身其心散亂,聾盲瘖啞諸根不具,支節各異將有死相。如是等事,一心稱是虚空藏菩薩名,除諸病故欲無病故,燒沉水香堅黒沉水,若多竭流香,禮虚空藏。是善大丈夫於夜夢中,作婆羅門像在其人前,或現釋像、大功德天像、妙音天像、刹利像、大臣像、兵吏像、良醫像、或父母像、或男女像,於夜夢中在病人前,如實爲說種種隨病湯藥,病者一服所患悉除;復有如是所營求事,欲多聞義,若欲寂靜、欲修禪得慧、欲得名稱、欲求工巧、欲得自在、欲得妙色、欲得封邑、欲得勢力、欲得才能、欲得妙聲、欲得子息、欲得眷屬、欲得功德、欲得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慧、欲得美語、欲人恭敬、欲脫諸惡安止於施乃至住慧、欲得長壽、欲得種種所須之具得已能用、欲勸慳人令行布施、欲令破戒安住持戒、欲令懈怠安住精進、欲勸愚癡令住於慧,未定乗者勸住聲聞,自攝乗者勸住縁覺。是善男子作是方便示諸衆生。
「若有衆生捨離大悲,自護己身心捨衆生。若有是心,我何方便能勸彼人,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安住方便四梵行處,乃至令其住於大悲?是人敬禮虚空藏菩薩摩訶薩,若阿練若處、若在林中、若露地,燒沉水香堅黒沉水、若多竭流香,至心合掌,五體投地遍禮十方,爾時說是陁羅尼句:
「阿彌隷奢阿彌隷奢迦留尼迦(一)遮羅遮羅毗遮羅珊遮羅迦留尼迦(二)羅茂羅羅茂羅毗伽陁隷(三)摩懵呿復闍摩那迦留尼迦(四)眞陀摩尼富羅移迦留尼迦(五) 薩婆阿奢彌咃羅【口+皮】離移(六) 阿漬陁梨(七) 破仇破仇(八)留抵脾脾伽仇(九) 儨致脾脾伽仇迦留尼迦(十)富隷移埵摩阿奢(十一)薩埵波咃羅遮阿輸迦竭抵莎呵(十二)
「是善男子爲於彼人,現人色像、鹿色像、馬色像或天色像,隨彼功德現於如是色像,言說示一方便。是方便故,能敎化無量百千那由他轉,乃至得於種種三昧、得陁羅尼;亦得於忍安住十地。是虚空藏菩薩摩訶薩!成就如是不可思議方便智慧大悲之力。
「善男子!假使能得虚空邊際,無有能知是善男子智慧方便大慈大悲三昧之力,敎化衆生得其邊者。是虚空藏菩薩摩訶薩,成就如是不可思議無邊功德。
「善男子!若有衆生,無諂幻惑正行威儀,成就正見質直無誑,不自讃譽離於嫉妬,無有奸詐善心成就。如是等人,是善男子而憐愍之,示方便智正行精進,以是方便智慧正行精進力故,脫諸苦惱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一切善根悉皆迴向於無上道,得不退轉。以精進力滿足六波羅蜜故,大勤進行速疾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虚空藏菩薩摩訶薩!成就如是不可思議無量功德,敎化衆生。」
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白佛言:「世尊!何縁獨見此善男子頂上如意寳,極爲妙色端嚴赫焰,非餘菩薩?」
佛言:「善男子!是虚空藏菩薩摩訶薩成就大悲,爲利衆生脫大苦事。若有衆生犯根本重罪,當墮惡道,拔斷一切諸善根行,如是衆生,是善男子爲作妙藥。若有衆生墮大無明,闇蔽惡見牢獄繫閉,爲大照明猶之如日,令其悔過斷根本惡,能除衆生疑心毒箭。或有衆生破壞心器犯根本重罪,失諸善法當墮惡道,無歸無趣,一切明慧之所捨棄,是善男子能示是等罪闇衆生,安於善道猶如寳杖;又能洗一切臭惡結使,能轉惡道安止人天,逮涅槃樂猶如大車。若有衆生多欲所縛,極多瞋恚忿怒心亂,或多愚癡無明覆蔽,說無因果,不見不怖不畏後世,貪財無猒,乃至常行十種惡業,如是衆生,是善男子爲閉惡道安止天人,逮涅槃樂猶如大車。以是縁故,一切天人皆應供養是善男子,唯除如來、應供、正遍知。」
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:「世尊!何等名爲犯根本罪?衆生犯是根本罪已,拔斷一切諸善根行,當墮惡道,犯墮根本罪故,離於一切人天之樂;復因由是善男子故,令彼衆生具滿人天涅槃之樂。」
佛言:「善男子!灌頂刹利王犯根本重罪有五事。灌頂刹利王,犯五根本罪已,諸先所種一切善根悉皆破壞,犯墮根本罪故,離於一切人天之樂,當墮惡道。何等爲五?善男子!若灌頂刹利,劫奪塔物;或奪僧物若招提僧物,若自取若使人取,是名初犯根本重罪。
「若誹謗法故,聞佛爲聲聞說、爲縁覺說、爲大乗說,誹謗遮固不令流布,是名犯第二根本重罪。
「若爲我出家剃除鬚髮被服袈裟,或能持戒或不持戒、或破戒或不破戒,脫其袈裟罷令還俗、或捶打其身而讁罰之,收閉囹圄、或斷其命,是名第三犯根本重罪。
「若灌頂刹利,殺於父母、殺佛弟子、聲聞、羅漢、破和合僧,於如來、應供、正遍知、以惡逆心出其身血,五無間業隨造何罪,是名第四犯根本重罪。
「若刹利王,說無因果捨於他世,行於十惡,勸多衆生作十惡業,是名第五犯根本重罪。
「善男子!若灌頂王於此五根本重罪之中,若犯一一,則破過去一切善根,犯墮重罪,離於一切人天之樂,當墮惡道。以是縁故,虚空藏菩薩摩訶薩現生邊地,或現沙門形服威儀;或現婆羅門形服威儀,在在現生隨彼彼處,爲諸刹利說未曽聞法。如一切智智,說甚深經典,說陁羅尼及忍辱地,敷演開示。以是縁故,灌頂王先所作惡不善之業,慚愧悔過更不復作,安住布施、寂靜調伏、大勤進行、趣向大道。
「復次大臣亦有五事犯根本重罪。何等爲五?若彼大臣劫奪塔物,及奪僧物招提僧物,是名第一犯根本重罪。
「若大臣破於國城村邑聚落,是名第二犯根本重罪。
「若大臣誹謗正法,聞佛爲聲聞說、爲縁覺說、爲行一切智者說,誹謗遮固藏匿隱覆,是名第三犯根本重罪。
「若諸大臣見人爲佛出家,剃除鬚髮被服袈裟,若持戒若不持戒、若破戒若不破戒,脫其法服罷令還俗,撾打其身讁罰繫閉、若斷其命,是名第四犯根本重罪。
「若大臣犯五無間一一惡業,是名第五犯根本重罪。
「善男子!若大臣犯一一五根本重罪,則壞過去一切善根,離於一切人天之樂,當墮地獄。以是縁故,是虚空藏爲是等故,現生邊地,作沙門形色、若婆羅門乃至男女等像,而爲說法。在在處處爲於大臣說甚深法,如一切智智,說甚深經典及陁羅尼忍辱之行,開示演說。大臣聞已,所造惡業慚愧悔過更不敢作,安住布施、寂靜調伏、勤行精進、趣向大道。
「善男子!聲聞弟子犯根本重罪,亦有五事。何等爲五?殺生、婬欲、偷盜、妄語、若出佛身血,是名聲聞犯五根本重罪。若有聲聞犯一一根本重罪,疑箭在心燋滅善根,必定趣向惡道。虚空藏菩薩爲是等故,在在現生,或作沙門形色威儀乃至男女等像,而爲說法。令求聲聞人慚愧悔過更不敢作,安住寂靜調伏,趣向無上大道。
「善男子!初向大乗善男子,犯根本等重罪有八。何等爲八?若有衆生,惡業因縁生五濁世,以少善根近善知識,聞此大乗甚深妙法,少覺少知少善根故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聞第一無相等經,轉爲凡愚分别解說。是凡愚人聞已驚畏,退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願求聲聞乗,是名初發心菩薩犯初根本重罪。以是罪故,所修善根一切破壞,犯墮重罪,離於天人及涅槃樂,退菩提心當墮惡道,是故菩薩應知他心及善根已如應說法,如度大海漸漸深廣。是故虚空藏現生其土,同彼色像而爲說法,是名初犯根本重罪。
「行者欲見虚空藏菩薩,懴悔所犯惡罪,於夜後分,燒沉水香堅黒沉水,若多竭流香,合掌稱虚空藏菩薩名。是善男子隨功德分,見虚空藏所現形色,若見其身、若沙門、若婆羅門、若男若女,種種形色,而爲說法,是初發心菩薩所犯根本重罪即得懴悔,堪忍無上大方便行三昧忍辱及陁羅尼,至安住地能斷惡道,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,於六波羅蜜得大精進力猶如金剛,當疾覺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「若於其前不現身者,是初行菩薩,明星出時從座而起,向於明星說如是言:『南無呵嘍那!南無呵嘍那!成就大悲!今者初出於閻浮提,願以大悲覆護於我,以我言說白大悲虚空藏菩薩,於夜夢中示我方便。以是縁故,得悔所犯根本重罪,成就大乗方便智眼。』尋於眠中明星出時,虚空藏菩薩即於夢中自現色身令其悔過,滅除諸惡已即得三昧,名不忘菩提之心,善住大乗具六波羅蜜。
「若初行菩薩語餘人言:『汝等不能行六波羅蜜;亦不能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汝等速發聲聞辟支佛心,可得度於生死。』餘如上說,是名初行第二犯根本重罪。
「復次,初行者或說是言:『汝用善持調伏戒爲?但當速發菩提之心,汝當讀誦大乗經典,身口意惡當得清淨無有惡報。』餘如上說,是名初行第三犯根本重罪。
「復次,初行者若說是言:『汝有大德,應離聲聞法,勿聽勿讀勿爲他說。汝善男子!當隱藏聲聞經法,聲聞法中不得大乗,不能令汝使得邊際,唯當聽受大乗經典爲他人說。汝諸惡業當得清淨,疾成佛道。』若受是語攝取是見,二俱犯罪,是名初行菩薩第四犯根本重罪。
「復次,初行者妄語、兩舌,異思異說大乗經典,爲於名譽利養受持讀誦,如其所聞爲他廣說,作如是言:『我知大乗,非餘人也。』見他得利心生嫉妬,說他惡名誹謗毀呰,自說得過人法。是人破壞犯墮重罪,離大乗法當墮惡道,如人入海求寳船敗没死,是初行者亦復如是,是名初行第五犯根本重罪。
「復次,未來當有若在家出家初行菩薩,讀誦方廣經典,爲利養故言:『我解是妙法,愍汝等故爲汝等說。』是初行菩薩實無饒益衆生之心,如人飢乏入大果林,捨諸美果服毒果而死。是初行菩薩亦復如是,得入大乗正覺寳林,爲利養名譽故說大乗經,犯根本重罪,爲諸智者之所呵責,人天四衆不應親近,是名初行第六根本重罪。
「復次,刹利王有國相旃陁羅、臣旃陁羅、兵吏旃陁羅、醫旃陁羅,如是癡人自持財寳雖行施惠,放𨓜憍慢破壞衆僧,因𠋣王臣劫奪僧物,是名初行第七根本重罪。
「復次,若刹利旃陁羅、臣旃陁羅、比丘旃陁羅等,瞋嫌沙門,法說非法、非法說法,捨諸經律、非時義論、非法立制、斷學般若、惱亂比丘,令諸沙門失淨信心壞破威儀,實非沙門自言沙門,實非梵行自言梵行,令諸四衆増致供養。是王臣及比丘二俱得罪,是名初行第八犯根本重罪。是初行菩薩犯此根罪,不名修行,斷諸善根、離人天樂、當墮惡道。
「善男子!虚空藏菩薩爲是等故,隨形入類現同色像,而爲說首楞嚴等種種經藏,令犯罪者悔諸惡業,成就善根究竟涅槃。若善男子!禮拜稱讃虚空藏菩薩,是人現在得大功德。復次,若有衆生,聞虚空藏菩薩名,造立形像,供養恭敬尊重讃嘆,種種供養具而以供養。是人現身水不能漂火不能燒,刀不能傷毒不能害,人與非人無有能害,亦無病痛飢渴之患;臨命終時,是虚空藏現其所事種種天像日月等像,令諸衆生各見所歸充滿其願,說如是偈:
「『是四聖諦,慧者若見;
知生死過,度諸有流。』
「若有衆生深心信佛,即現佛身,而說是偈:
「『佛智眞實,若度諸有;
得證佛智,脫一切苦。』
「是諸衆生臨命終時,得見佛身,深心愛樂歡喜踊躍。旣命終已,離五濁世,生淨佛土見佛聞法。
「善男子!是虚空藏菩薩摩訶薩,成就如是不可思議功德。若欲増長修諸禪定智慧自在,當澡浴清潔,於夜後分禮虚空藏已,設諸供養,作如是言:『於諸衆生大慈悲者,願施與我念定方便。』即說陁羅尼句:
「留牟蘭那唅(一) 颰鉢尼隷(二) 茷呢阿婆多隷(三) 那那移(四) 那移摩訶迦留尼迦(五) 阿【禾+柔】婆閻婆嘧呧(六) 阿伽閻婆嘧呧(七) 跋闍閻婆嘧呧(八) 路奢嘧呧(九) 阿那摩嘧呧(十) 復多句(口*致)嘧呧莎呵(十一)
「即與彼人念定方便。若欲讀誦種種經論,亦於明星出時,供養禮拜虚空藏菩薩已,作如是言:『大悲虚空藏,拯濟諸衆生,願愍念於我,與我念慧力。』即說陁羅尼句:
「阿彌羅闍鞞(一)唅蒲沙闍鞞(二)咃婆那闍鞞(三)唻差三彌(四)癹㖂羅闍師(五) 悉碳那【口+賴】鞞(六) 世羅迦尼(七) 呼摩呼摩(八) 摩訶迦留尼迦莎呵(九)
「若欲渡海、欲求伏藏、欲求仙道,若繫閉、若有别離、若怨憎㑹,若水若火、若刀若毒,若病蠱道,師子虎狼毒虵盜賊等,種種怖畏及所須之物,是人應當稱虚空藏菩薩名,禮拜供養,應於彼起大慈父想,說如是偈:
「『愍我愍我大悲稱,利益世間虚空藏;
願以大悲諦觀我,救我如是諸怖畏。
大德施我功德利,我今苦逼最貧窮;
歸依我尊大寂靜,願得現樂及來世。』
「爾時虚空藏菩薩,或現自身或現他身,種種形色而安慰之,令得解脫,所須之物亦悉具足。若復王子欲紹王位,婆羅門處、長者工巧處、大威德處、大思惟處、大解脫處,是人亦於夜後分,稱虚空藏菩薩名,禮拜供養誠心歸依。虚空藏菩薩清淨天耳遠聞音聲,往其人前而爲說法,令滿所願。
「善男子!虚空藏成就如是不可思議功德智慧方便。假令衆生數知海水,不能得知虚空藏菩薩功德之量;復有衆生能知十方虚空邊際;亦不能知虚空藏菩薩神通變化權智之力,是故虚空藏頂上寳珠光色如是。」
爾時㑹衆聞佛所說,歡喜踊躍頂禮佛足,白佛言:「世尊!云何能於五濁惡世敎化衆生?」
佛言:「善男子!猶如虚空,無縛無解無瞋無愛,其性清淨。善男子!如來亦爾,於第一義空心得自在,其性清淨,雖處濁世,不爲塵垢之所染汚,爲化衆生故出現於世。善男子!而是虚空依於六識而得住耶?」
「不也。世尊!」
虚空藏白佛言:「世尊!各不相依,各無行處,一切法空無有積聚,本際如實猶如虚空,無壞無成、無憶想分别、無動無愛、無子無果、無報無有文字。世尊!菩薩摩訶薩如是知諸法性,得無生忍。如是。世尊!」即說呪曰:
「卑婆羅闍(一) 摩㝹【口+飲】移(二) 愼那闍移(三) 禪那尼摩(四) 牟尼呵羅(五) 阿那咃(六) 破羅仇呵(七) 竭婆尼摩(八) 阿毗咃(九) 脩婆奢奢闍婆(十) 舍那舍那(十一) 舍那多咃(十二) 劒摩舍摩(十三) 禰摩浮摩(十四) 毗沙舍摩(十五) 遮那咃那(十六) 翅疑唵蒲三(口*輸)四泥莎呵(十七)」
佛言:「善哉!善哉!善男子!汝今能說是降伏眼師子吼歩水陁羅尼,令諸衆生臨命終時,破煩惱障、業障、報障,得生淨土。汝能愍念衆生遊諸佛土,示現色身利益衆生,說大乗經能斷諸惡,令王旃陁羅乃至沙門旃陁羅修諸善法。」
佛說此經時,無量阿僧祇人天得種種三昧陁羅尼,住於諸忍,得十地智;十千人得無生法忍。佛說偈言:
若衆生諍訟,因根本所攝;
能攝諸根本,速疾得見彼。」
佛說經已,一切大衆,歡喜奉行。
虚空藏菩薩神呪經
西安佛子栗雯雯替母亲丁翠琴供养此经一卷
西安釋典文化龍藏法音工作室製作